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购买茶礼赠送亲友的人越来越多。
相信,不少茶友都注意到了频频在朋友圈及抖音等平台刷屏的茶王赞白茶。
图片截自朋友圈广告
茶王赞由国家一级演员张光北代言(代表作品:《亮剑》,代表人物:楚云飞),而且他还是茶王赞的联合创始人。
那么,茶王赞老白茶品质怎么样?
我们从某电商平台购买了该旗舰店销量第一的茶王赞老树一级寿眉散茶(2015年)。这款茶规格为150g,售价199元,商品详情页显示这款茶由张光北原生态茶园提供。
图片截自茶王赞某电商平台旗舰店
产品怎么样,评测来说话,下面,让我们开始吧!
ROUND 1、干茶
首先我们还是先来看干茶。
刚一打开袋子,就有一股极浓且不自然的香气扑鼻而来。而且从外观来看,这款2015年的寿眉比较松散,颜色发红,连茶毫也发红,而且气味上有发酵味和酸味,从干茶推断,极有做旧的嫌疑。
但是其产品详情页却说,茶叶内外如一,不掺次,不做旧,这很难不让人怀疑。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自然陈化的白茶干茶是什么样,我们在白茶某资深专家的推荐下,用这款2015年的白露寿眉为大家做下对比。
2015白露寿眉干茶
这款白露干茶,整体匀整显毫,芽头显露,叶片颜色变化自然,而且经过时间转化,依旧身披白毫,这才是自然陈化的白茶应有的颜色。
2015白露寿眉干茶
我们放一块再看下,更能直观地感受二者的区别。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茶汤如何。
ROUND 2、茶汤
第一泡(时间15s,水温100℃)
这是第一泡,茶汤浅黄明亮,不过闻起来有一种酸味、闷味,就是不通透的感觉,入口稍有甜感。
照理来说,自然发酵的老寿眉香气应该是有一种甜香,但这款茶却并没有具备这种特征。
第二泡(时间15s,水温100℃)
第二泡,汤色变深,不过茶汤里的酸、闷味依旧,口感比上一泡更醇厚了一些,但是喝完嘴里发粘,口舌发干。
第三、四泡(时间20s,水温100℃)
/第3泡/
/第4泡/
第3、4泡都用100℃的沸水冲泡了20s,汤色更为明亮,酸、闷味依旧,同时酵味明显。汤感较为醇厚,不过口舌还是发干。
第五、六泡(时间30s、60s,水温100℃)
/第六泡/
这五、六泡的茶汤变得橙黄明亮,不过香气上却转为了熟闷味,闻起来像烂红薯的味道。滋味是甜滑中有酸、闷味,喝完后口舌发干明显。
ROUND 3、叶底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下这款茶叶底如何。
叶底颜色整体深红,嫩茎发黑,摸起来比较硬。
我们又拿同等年份的白露寿眉的叶底做了下对比。
2015白露寿眉干茶
这款白露寿眉的叶底软亮,黄绿带红,二者对比孰优孰劣,一眼便知。
ROUND 4、国标法测评
国标法(闷泡5min,水温100℃)
为了更好地泡出这款茶的内在物质,我们用国标法,以100℃的沸水闷泡了5分钟,并且为了方便大家观看,我们和白露寿眉做了下对比。
茶王赞这款2015年的一级寿眉,茶汤色橙黄较亮,香气带枣香,有酸、闷味;
滋味浓厚,有粘稠感,显酸、显涩;
而同一年的白露寿眉总体颜色是金黄明亮,有甜枣香且有明显花香,滋味甜醇,回甘生津快,明显品质更高一筹。
ROUND 5、评测总结
该旗舰店其它白茶产品我们没有评测,不知道品质如何,但就这款茶王赞2015年一级寿眉而言,总体来说,干茶整体发红,有发酵做旧痕迹,应是整体闷堆发酵所致,香气中有酸、闷味,并没有期望中的好。
因此,茶友们购买这款茶时要审慎对待,不要一味相信名人效应。
白茶素来被称作“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自然陈化的白茶,历经时间的沉淀,会呈现出丰富的香气和滋味,老白茶就是因此而有很好的收藏价值。
做旧的白茶,如果工艺得当,且品质尚可,当年品饮就可以了,已经不具备收藏和转化的潜力了。
赞白茶产自福建福鼎,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
扩展资料
茶的发展历史:
1、“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按照唐代“茶仙”陆羽的说法,中国人吃茶的习俗,可上溯到传说中遍尝百草、教民稼穑的神农氏。但因着出产及运输等限制,吃茶在这一时期仍属“非主流”。
2、唐代,茶叶的种植规模与产量激增,得益于漕运改革,产自南方的茶叶沿运河大批北上,北方人民对茶叶也有了全面的了解。尤其此时禅宗盛行,禅修者推崇心境清明,忌惮昏沉睡眠,故此有提神奇效、享有“不夜侯”美誉的茶,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僧侣文人参禅、谈禅时不可或缺的良伴。
3、“茶兴于唐,而盛于宋。”茶文化于宋代再攀高峰,宫廷、民间盛行一种对茶的色、香、味、汤花等进行钻研与品鉴的“比茶大会”,世称“斗茶”或“茗战”。这种游戏连同茶的栽培和饮用方法,随后均由在中国学法的禅师带回日本,尤其受到贵族、僧侣和武士们的欢迎。
4、明清时期,中外茶叶贸易持续推进,中国茶经由川滇茶马古道、海上丝绸之路、中俄万里茶路等途径,进入了欧洲人的视野。
5、如今,茶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此也衍生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一杯茶的世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