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绒球是什么茶叶(茶叶上有毛毛是什么茶)

龙井干茶表面隐现茶毫,茶叶里面夹杂着一些如棉絮状的"小白球",这都是龙井正常表象。

其主要原因如下:

1、芽叶鲜嫩

龙井茶采自清明谷雨时候,茶芽十分娇嫩,表面绒毛丰富。

茶树嫩鲜叶上的绒毛

这层绒毛,也被叫做茶毫、毛毛等,反正都是一个意思;其次,这层绒毛是茶叶嫩芽背面生长的一层细绒毛,属于茶树叶片中的一种结构,叫毛状体,主要起到防御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

在寒冷的时候,茶叶中的茸毛增加,就像给茶叶披上了“衣服”一样,可以起到抵御寒冷的作用;如果有病虫想要侵染幼嫩的叶片的时候,茸毛也会增加,就像一件“披甲”一样,抵御害虫的吸食。

成品干茶茶毫-白色、淡黄色的球球

2、工艺特殊

为了造就龙井茶扁平光滑的挺秀外形,有一道辉锅过程,由此而来,干茶表面的部分绒毛就会脱落,而一部分累积形成"小球"夹杂在茶叶里了。

辉锅工序

因此,茶叶里面出现绒毛团小球,属于正常现象,不是发霉了,更不是品质不过关的表现。

相反,能够说明茶叶是现摘现炒,手工、半手工制作而成。

如果,泡茶时看到了不喜欢,拿出来扔掉就行了,随着茶汤饮用也没什么事。

关于茶毫的分布情况

一般情况下,茶毫都是来源于茶树嫩梢。茶毫的长度、密度、粗度、色泽、分布特征依品种而不同。

茶毫以芽最密,并随着叶片成熟而自行脱落,茶毫密度第1叶>第2叶>第3叶,且差异极显著。

春季气温回升,茶芽萌动,茸毛逐渐生长,至茶芽膨大时,茸毛已长到一定的长度,这时叶片尚未开展,茸毛密度大。

因此,很多名优茶采摘时以茶芽、一芽一叶初展为主,并在制作过程中有提毫工序,以充分发挥茶毫的特性。

一、什么是茶毛毛?

实际上,茶毛的学名叫做茶毫,是茶叶芽尖上面细小的绒毛,在茶树嫩叶背面也存在绒毛。在茶叶采摘加工后,干燥的茶毛很容易脱落,用手触摸就会粘附在手上,就像绒毛一样。所以,很多人将其称作茶毛,说起来比较形象。

严格意义上来说,茶毫是茶树鲜的主要性状,各种茶树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但是,不同的茶树品种,不同的种植环境,不同的生长阶段,茶树绒毛的量有细微差别,有多有少。像福鼎大白毫品种,茶毫比较多,而嫩芽的茶毫比叶片多。

二、茶毫有啥用?

茶毫是伴随着茶树嫩芽生长发育而存在,其中含有丰富的茶氨酸、茶多酚和芳香类物质等营养成分,能够增加茶叶的毫香和嫩香,提升茶叶的品质。

因为茶毫主要集中在较小的嫩芽和嫩叶中,后期成熟原料相对茶毫较少。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将茶毫的多少来判断茶叶的嫩度和品质。一般来说,鲜叶的嫩度越嫩,茶毫就越多。

因此,很多人买茶时,会用手捻一捻干茶,看看手上是否有残留的茶毛,如果有的话,则证明茶叶比较嫩,如果没有,一般都是比较期的茶叶。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的判断标准,并不能作为唯一的标准。比如说西湖龙井在炒制时有一个辉锅的过程,制作后基本上就不存在茶毫,所以也不能判断龙井的优劣。

三、茶毫要洗掉吗?

喝茶的时候,很多人觉得茶毫不能喝,应该采用洗茶的方式,将其清理干净。

其实,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前面我们讲过,茶毫里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芳香类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有效提高茶叶的鲜爽度和香气,是喝茶时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来源。如果把茶毫洗掉了,不但不能起到清除杂质的目的,反而造成了营养物质的流失。

一般的红茶和绿茶都容易出现茶毫,特别是很多名优绿茶里。本来绿茶就不需要洗茶,因为很多物质都在一开始冲泡时就会析出,如果洗茶,是一种无形的浪费。

茶叶上的茸毛又称毫,毫的多少和疏密,常因品种、茶季、加工方式不同而不同。

野生茶里面的这种毫就比较明显

一般嫩度好的芽叶白毫较显,同样嫩度的茶叶,春茶显毫,平地茶次之;人工揉捻显毫,机揉次之;烘青比炒青显毫;功夫红茶比炒青绿茶显毫。通常,茸毛多、长而粗的茶叶一般来说品质滋味相对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