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什么带茶叶成为政府进出口贸易的主力军
1、在什么带茶叶成为政府进出口贸易的主力军
2、茶叶,自古以来便是中国对外贸易重要的商品之一。说小一点,通过茶叶外销,为国家争取了大量外汇,获得了许多国内的稀缺资源;说大一点,这样的商品以及文化的互通交流,促进了时代的发展,甚至足以改变历史。
3、已故的陈椽老先生曾在《中国茶叶外销史话》里说:“世界各国饮茶习惯,先后从中国传入,茶叶历来是我国重要外销物质之一,茶叶对外贸易已有两千多年了。
4、自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开始销往东南亚各国,至明朝十七世纪初期发展到东西欧各国;由英国转销拉丁美洲,至今遍销世界各国。中国茶叶输出曾长期在世界茶叶市场居于首位。”
5、时光荏苒,中国茶叶外销的风霜雨雪与波澜壮阔,并非一两万字的记叙文就可以完美表述。况且自古以来,出口外销就是需要严格把控的事,更有甚者,进口国对茶叶输入的要求也越来越繁絮。
6、打破贸易壁垒,攻克日趋渐高的“门槛台阶”,这些都是茶叶出口外销的必修课。那么,中国茶企是怎样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延续茶叶神话的呢?
7、茶叶在走出国门之前,第一步肯定是需要满足我们国家的出口标准。这样的标准,其实早在解放前便“初具雏形”。
8、中国的茶叶进出口标准可以说是经历了民间自发性行为到政府管理的过程。
9、1915年,浙江温州地区曾自发性成立过“永嘉茶叶检验处”,当时这个检验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查禁假茶出口。
10、1931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出口茶叶检验标准后,又经历了三次修订。对茶叶品质、着色、水分、粉末、包装等子项的检验标准有了明确的规定。之后,又在1952年、1955年、1962年和1981年进行了四次修订。
11、俗话说,众口难调:每个国家与地区施行的进口标准并不相同。有的国家自身拥有一套完善的进口标准,如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
12、而另外大多数国家则遵循统一的国际标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标准)。同时,许多进口茶叶的国家实行了“全面进口监管计划”(即CISS),他们委托世界上著名的检验机构代其审核,如日本的“OMIC”或“JIC”。以这些机构出具的检验证书作为结汇以及通关的重要依据。
13、目前国际茶叶贸易使用的标准主要有: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欧盟农药残留标准、日本肯定列表和其他主要茶叶生产国的标准等。
14、从以上这些“琳琅满目”的标准里,我们可以看出:有的国家对茶叶进口相当“严苛”,而有的国家却只要符合“国际标准”即可。但对于我们出口国来说,同一流水线生产的茶叶,我们只有做到满足所有国家的“标准”,方能面面俱到,让进口国“无话可说”。
15、前文说了这么多进口国对茶叶进口的不同审核标准,但从成品出口到完成进口,第一步却是走出国门时需要经历的质量检测。
16、随着时代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消费者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引起各国政府以及贸易部门的重视。中国、美国、日本、德国、欧盟等30多个国家(地区)都制定并建立了茶叶中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放射物、黄曲霉毒素、夹杂物等全部或部分项目的对应指标以及检测方法标准。
二、做进出口茶叶丝绸贸易!需要什么手续
1、出口双方经洽谈有出口意向,中方茶叶出口企业首先向客户邮寄货物茶叶小样,由客户进行全面的检测,当检测合格后,可以进一步签订正式合同。
2、因国际市场对特种茶的品种需求各不相同,但单一品种需求量会较大,所以中方茶叶出口应提前准备好货物,并且保证货物的品质稳定一致。为了保障货物的质量,可以申请国内权威技术检测单位做检测,以确保茶叶产品符合出口标准。目前,有检测权力的单位有:福建、浙江、湖南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多家单位。
3、中方茶叶出口企业如果是生产加工型企业,长期从事进出口贸易,并有独立的进出口权,可以到当地商检局进行备案,直接向国内大型外贸公司申领进出口许可证(注:国家对茶叶出口仍实行计划配额和出口许可证管理,同时需出口合同),同时可以依客户要求申请FORM—A(普惠制产地证)。FORM—A可以在当地商检局办理。
4、注:凡有茶叶出口经营权的部委直属公司,其茶叶出口许可证由外经贸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核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茶叶出口企业的茶叶出口许可证由外经贸部各特派员办事处核发。
5、中方茶叶出口企业应该完成报检工作。企业依客户要求提供材料(包括国内权威技术检测单位的检测报告),申请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完成各项检测。如果茶叶出口企业在当地商检局有备案,可以直接申请当地商检局进行商检,商检放行即可出口。
6、同时中方茶叶出口企业应该完成报关工作。报关需要茶商向有关部门提供进出口许可证、报关委托书、核销单、报关单、发票、箱单等。
7、当完成上述申报和检测工作后,中方茶叶出口企业就可以向货运公司发出海运或空运定舱委托定舱。
8、由合同双方确认提单各细节,以确保提单无任何遗漏。
9、如果货值比较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向保险公司投保险。
10、针对客户需要,采用海运或空运,茶商向货运公司发出货物。
11、在货物出运后,通知客户货物已经出运。同时,将提货单邮寄给客户。
12、一般采用银行交单,买卖双方完成收汇(银行水单)、付货款(增值税票认证)、付运费等过程。同时,涉及到外汇交易的可以向国家外汇管理局进行外汇申报。
13、中方茶叶出口企业收回报关单、核销单,并进行外汇核销,最后出口退税。[1]
14、以下分2种情况解说茶叶出口程序:散装出口和小包装出口(即所谓定型产品)
15、送样→送大样→签订合同→打定金→原料准备→原料送检→成品送检→受理商检/安排下厂抽检→出厂商检→报关→监装(只限出口日本)
16、关于付款方式有T/T, L/C等,根据合同执行。
17、送样→送大样→签订合同→打定金→原料准备→标签备案→包装备案→原料送检→成品送检→受理商检/安排下厂抽检→出厂商检→报关→监装(只限出口日本)→装船→收回余款→退税→完成
三、中国出口茶叶贸易背景
中国有着悠久的制茶品茶历史,中国茶叶对外贸易同样也有着 1500余年历史。我们知道著名的贸易通道有丝绸之路,明代时期的郑和七下西洋也使茶叶远播世界。最早的茶叶对外贸易可以在追溯到公元 475年,在公元 475年到公元 1644年的这一千余年里,茶叶对外贸易主要是以物易茶为主。最早记录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时间是在公元 473年至公元 476年间,由土耳其商人来我国西北边境以物易茶。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 756年)至千年元年,在蒙古的回纥地区驱马茶市,开创了茶马交易的先河。以后中国茶叶通过海、陆“丝绸之路”输往西亚和中东地区,东方输往朝鲜、日本。明代(1368-1644)是中国古典茶叶向近代多种茶类发展的开始时期,为清初以来大规模地开展茶叶国际贸易提供了商品基础。郑和七次组率船队,出使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