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家农村,村道路尾,屋前屋后随处可见一种四季常青的灌木,其味道独特,生命力极强,任火烧泥埋,采伐蹂躏依旧茁壮成长。
因其有布散风惊,治头痛风湿,被客家人称为布惊草;又因其能驱赶蚊子,亦被称为蚊惊树。
阳春三月,布惊树开始吐嫩芽,熟悉它的人就知道,这是一道可以入菜的佳肴,风味独特。
布惊树嫩芽,是很多客家人最喜爱的野菜之一,也被称为“布惊心”。
采摘下来的布惊树嫩芽,经过水煮过水后,再用水浸泡一个晚上,既可以自己吃,还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高价时可卖到十多元一斤,整个采摘季下来,收入相当可观。
布惊树学名叫“山牡荆”,用途非常广泛,说布惊草在客家人的心目中全身是宝一点也不为过。
在客家女子将近生孩子之前,家人会挖一些布惊草头和枫树头晒干,等到坐月子的时候用这两种植物煮水冲凉,以防产妇坐月子后的风湿抽筋。
每到布惊草开花结果之时,还有许多客家人会采摘布惊籽,然后晒干缝制成枕头,给刚出生的小孩做安眠去湿之用。
此外,摘布惊枝叶煎汤洗身,可以治皮肤病,摘其嫩叶擦身子可治癣疥。在以前,每到夏天蚊子到处猖狂的时候,在瓦屋居住的客家人就拿晒干的布惊草放置屋内燃烧,布惊的味道在屋内四处弥漫,蚊子闻味而逃。
它还是客家人酿酒时的“保鲜剂”和包粽子时的“添加剂”。
清洗发酵的酒缸时,在酒缸倒入热水后,把新鲜的布惊草枝和思茅绑成一扎,用来刷酒缸,刷完后把水倒掉,等酒缸冷了后再把拌匀了酒饼的“酒饭”放进酒缸内。
而“酒饭”放进酒缸后,要把它整平,并在其中间挖一个小湖,把扎好的新鲜布惊叶树枝和思茅放在上面,就能保持酿酒的鲜美度。
而在端午节前的一个星期左右,客家人会砍一大把布惊草,然后将其晒成八、九成干后,把其烧成“地灰”(草木灰),再把这些布惊灰收集起来,用布滤成干净的黄橙色的布惊灰水,加之于糯米上,煮粽子时布惊的独特香味和粽子叶、糯米混合一起,顿时香味四溢,让人胃口大开,这种粽子客家人称为灰水棕。
如今在农村,布惊草依旧和客家人朝夕相处,善于采集草药的客家人已经把布惊草当做传统草药之一,并在新的草药研发中,不断拓展着布惊草的药物作用。
泡开像藤枝的茶是藤条茶。这种茶树的形态比较奇特,长出的叶片很少,主干和分叉的枝条裸露在外,让人清晰可见,分叉的枝条上,长着几十根上百根又细又软的长长的细藤,藤条的尖上长着几个嫩芽和嫩叶,这种茶树长出的嫩芽和嫩叶就是藤条茶,这种茶是靠人工培养出来的,茶叶用水泡开就像藤枝。
可以的,可以熬汤,叶子可以当蔬菜吃。
嫩叶可作蔬菜,在广东、广西等地,枸杞芽菜已经非常流行,可在菜市场买到枸杞芽菜,但南方基本为中华枸杞,没有宁夏枸杞。在宁夏等西北地区地区,使用枸杞嫩叶作蔬菜较少。
枸杞子被卫生部列为“药食两用”品种,枸杞子可以加工成各种食品、饮料、保健酒、保健品等等。在煲汤或者煮粥的时候也经常加入。
枸杞可分为三个部分来使用:枸杞叶可用来泡“枸杞茶”饮用;红色果实“枸杞子”可用于做菜或泡茶;枸杞根又称为“地骨皮”,一般当作药材使用,因此,实在称得上是物尽其用。而且长期食用枸杞或饮用枸杞茶,也不会有副作用。它的药效十分广泛,具有解热、治疗糖尿病、止咳化痰等疗效,而将枸杞根煎煮后饮用,能够降血压:至于枸杞茶则具有治疗体质虚寒、性冷感、健胃、肝肾疾病、肺结核、便秘、失眠、低血压、贫血、各种眼疾、掉发、口腔炎、护肤等各种。但是,由于枸杞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日大量摄取肉类导致面泛红光的老饕们最好不要食用。相反地,若是体质虚弱、常感冒、抵抗力差的人最好每天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