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香茗韵绕是什么茶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茗韵茶叶多少一盒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泡制乌龙茶的步骤是什么
中式乌龙茶茶艺
1、备具候用:将所用的茶具准备就绪,按正确顺序摆放好,主要有:紫砂水平壶、公道
杯、品茗杯、闻香杯等。
2、恭请上坐:请客人依次坐下。
3、焚香静气:焚点檀香,营造肃穆详和气氛
4、活煮甘泉:泡茶以山水为上,用活火煮至初沸。
5、孔雀开屏:介绍冲泡的茶具。
6、叶嘉酬宾:叶嘉是茶叶的代称,这是请客人观赏茶叶,并向客人介绍此茶叶的外形、色
泽、香气特点。
7、孟臣沐淋:用沸水冲淋水平壶,提高壶温。
8、高山流水:即温杯洁具,用紫砂壶里的水烫洗品茗杯,动作舒缓起伏,保持水流不断。
9、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拨入紫砂壶内。
10、百丈飞瀑:用高长而细的水流使茶叶翻滚,达到温润和清洗茶叶的目的。
11、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壶口的泡沫。
12、玉液移壶:把紫砂壶中的初泡茶汤倒入公道杯中,提高温度。
13、分盛甘露:再把公道杯中的茶汤均匀分到闻香杯中。
14、凤凰三点头:采用三起三落的手法向紫砂壶注水至满。
15、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壶体,洗净壶表,同时达到内外加温的目的。
16、内外养身:将闻香杯中的茶汤淋在紫砂壶表,养壶作用的同时可保持壶表的温度。
17、游山玩水:将紫砂壶在茶船边沿抹去壶底的水分,移至茶巾上吸干壶底。
18、自有公道:把泡好的茶倒入公道杯中均匀。
19、关公巡城: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快速巡回均匀地分到闻香杯中至七分满。
20、韩信点兵:将最后的茶汤用点斟的手式均匀地分到闻香杯中。
21、若琛听泉:把品茗杯中的水倒入茶船。
22、乾坤倒转:将品茗杯倒扣到闻香杯上。
23、翻江倒海:将品茗杯及闻香杯倒置,使闻香杯中的茶汤倒入品茗杯中,放在茶托上。
24、敬奉香茗:双手拿起茶托,齐眉奉给客人,向客人行注目礼。然后重复若琛听泉至敬奉
香茗程序,最后一杯留给自己。
25、空谷幽兰:示意用左手旋转拿出闻香杯热闻茶香,双手搓闻杯底香。
26、三龙护鼎:示意用拇指和食指扶杯,中指托杯底拿品茗杯。
27、鉴赏汤色:观赏茶汤的颜色及光泽。
28、初品奇茗:在观汤色、闻汤面香后,开始品茶味。
29、二探兰芷:即冲泡第二道茶。
30、再品甘露:细品茶汤滋味。
31、三斟石乳:即冲泡第三道茶。
32、领略茶韵:通过介绍体会乌龙茶的真韵。
33、自斟漫饮:可让客人自己添茶续水,体会冲泡茶的乐趣。
34、敬奉茶点:根据客人需要奉上茶点,增添茶趣。
35、游龙戏水:即鉴赏叶底,把泡开的茶叶放入白瓷碗中,让客人观赏乌龙茶“绿叶红镶
边”的品质特征。
36、尽杯谢茶:宾主起立,共干杯中茶,相互祝福、道别。
酽茶是一种什么样的茶
酽茶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浓茶;茶野生种遍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为小乔木状,叶片较大,常超过10厘米长,长期以来,经广泛栽培,毛被及叶型变化很大。
新茶比陈茶好,这是指一般而言的,并非一定如此。适时贮藏,对龙井茶而言,不但色味俱佳,而且还具香胜之美。又如乌龙茶,只要保存得当,即使是隔年陈茶,同样具有香气馥郁,滋味醇厚的特点。
中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极为分明。因此,不同季节喝茶也应做相应调整,主张: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
扩展资料:茶树品种主要分为两类:群体种与无性系品种。
1、群体品种有:勐库大叶茶,勐海大叶茶,凤庆大叶茶(以上为国家级良种),元江糯茶,秧塔大白茶,镇源马镫茶,绿春玛玉茶,漭水大叶茶,冰岛大叶茶,坝子白毛茶,云龙山大叶茶,景谷大叶茶,团田大叶茶,邦东大叶茶,官寨茶,大厂茶,澜沧大叶茶等。
2、无性系品种:是以无性繁殖方式选育出来云南大叶种的后代。主要有云抗43号、长叶白毫;云抗1O号、云抗14号;云梅、云瑰、矮丰等;云选9号、云抗37号,它们都是勐海种的后裔。
中国的四大名茶是什么
中国四大名茶为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铁观音和黄山毛峰。
1、西湖龙井,居中国名茶之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多少年来,杭州不仅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界,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
2、中国著名绿茶之一。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相传,洞庭东山的碧螺春峰,石壁长出几株野茶。
3、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晴蜓头、螺旋体、青蛙腿。
4、黄山毛峰的采制相当精细,认清明到立夏为采摘期,采回来的芽头和鲜叶还要进行选剔,剔去其中较老的叶、茎,使芽匀齐一致。
什么是功夫茶
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
。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
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
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
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
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用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
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
有功夫茶的影子。
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
味了。功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乌龙茶
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
的色香味。
凤凰茶产自潮州凤凰山区,茶汤色泽微褐,茶叶条索紧、叶质厚
实,很耐冲泡,一般可冲20次左右。凤凰单丛茶最有名,具桂花、茉
莉、蜂蜜的风味,曾在福州举行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荣获桂冠。
功夫茶的茶具,包括炉子,是红泯小炭炉,一般高一尺二寸,茶
锅为细白泥所制,锅炉高二寸,底有碗口般大,单把长近三寸,冲罐
如红柿般大,乃潮州泥制陶壶,茶杯小如核桃,乃瓷制品,其壁极薄
。
茶池形状如鼓,瓷制,由一个作为“鼓面”的盘子和一个类似“
鼓身”的圆罐组成。盘子上有小眼四个,为漏水所用。而圆罐则用于
容纳由盘子漏下的废茶水。
功夫茶所用的冲罐(茶壶),并非买来就用,而要先以茶水“养
壶”。一把小壶,须先以“洗茶”(即泡茶时的第一道茶)之水频频
倒入其中,养上三月有余,方可正式使用。
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
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标准的功夫茶艺,有后火,虾须水(刚开未开之水),捅茶,装茶,
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以壶盖将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
,淋顶十法。
潮汕功夫茶一般主客四人,主人亲自操作。首先点火煮水,并将
茶叶放入冲罐中,多少以占其容积之七分为宜。待水开即冲入冲罐中
之后盖沫。第一冲杯,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目的在于造成茶的精神,
气韵彻里彻外的气氛。洗过茶后,再冲入虾须水,此时,茶叶已经泡
开,性味俱发,可以斟茶了。斟茶时,四个茶杯并围一起,以冲罐巡
回穿梭于四杯之间,直至每杯均达七分满。此时罐中之茶水亦应合好斟
完,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四杯之中。潮汕人称此过
程为“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四个杯中茶的量,色须均匀相同,
方为上等功夫。最后,主人将斟毕的茶,双手依长幼次策奉于客前,先
敬首席,然后左右佳宾,自己最末。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