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酵程度不同
半发酵是在制作过程中将茶叶中的叶绿素破坏,并使之发酵程度有20%至70%,比如铁观音、武夷茶等就属于半发酵茶;全发酵是发酵程度100%的茶叶;而后发酵茶在加工后期会经过渥堆的后发酵处理,得到的成品茶在保存过程中还有一个微发酵的过程。
二、颜色不同
半发酵茶叶子呈现“绿叶红镶边”的特殊美感,茶汤比较清亮;全发酵茶干茶红褐,茶汤红亮,把泡过的红茶叶底摊开,也会发现叶片全部发红;后发酵茶汤的颜色比红茶更深,呈现棕红色,泡开的茶底是黑褐色的。
三、适用人群不同
半发酵茶中因发酵不完全,含有物质较多,对肠胃功能较差的人和失眠者,不宜多喝;全发酵茶和后发酵茶相对人群就较广一些,但是因为两者茶渍较重,喝后最好刷牙。
1绿茶既不是半发酵茶也不是全发酵茶
2绿茶1、杀青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使茶叶香气得到改善。2、炒青
由于在干燥过程中受到机械或手工操力的作用不同,成茶形成了长条形、圆珠形、扇平形、针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状,故又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等等。3、晒青
是用日光进行晒干的。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有少量生产。晒青绿茶以云南大叶种的品质最好,称为“滇青”;其他如川青、黔青、桂青、鄂青等品质各有千秋,但不及滇青。4、揉捻
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5、干燥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态。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回答全发酵茶指的是发酵程度为80-100%的茶,代表产品主要有正山小种、外山小种等小种红茶,闽红、湖红、宁红、滇红、祁红等功夫红茶以及叶茶、片茶、末茶、碎茶等红碎茶。全发酵茶的发酵程度为70-100%左右,叶片颜色为深红色或红色,汤色为红色,而半发酵茶的发酵程度为20-70%左右,叶片颜色呈现为“绿叶红镶边”,汤色为橙黄色。
一、全发酵茶有哪些品种
1、全发酵茶相关特点
(1)全发酵茶指的是发酵程度为80-100%的茶,色泽乌润,滋味醇和。在冲泡后,茶色为红色或深红色,鲜亮明丽。饮用后,从喉咙深处散发出香味,令人清爽舒畅。
(2)红茶干茶
(2)全发酵茶在发酵过程中,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相关酶的促进作用下发生氧化作用,使得绿色的茶坯变成红色。
2、全发酵茶种类
全发酵茶的代表产品主要有如下几种:
(1)小种红茶:主要包括正山小种、外山小种,其中金骏眉是正山小种中的顶级茶叶品种。
(2)功夫红茶:主要包括闽红、湖红、宁红、滇红、祁红等。
(3)红碎茶:主要包括叶茶、片茶、末茶、碎茶等。
二、全发酵茶和半发酵茶的区别
1、发酵程度
(1)全发酵茶在制作过程中,发酵程度约为70-100%。
(2)半发酵茶在制作过程中,发酵程度约为20-70%左右。
2、叶色
(1)全发酵茶在揉搓过程中,细胞壁被破坏,内含物质充分释放,在经过发酵处理后,茶多酚被氧化,变成红色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而另一部分不溶于水,积累于叶片中,最终形成红汤、红叶。
(2)半发酵茶只有叶缘部位在酶的促进下发生氧化变红,而叶片中间的细胞受到的机械损伤较轻,释放出的物质较少,颜色变化不大,因此叶片颜色呈现为绿叶红镶边,汤色为橙黄色或琥珀色。
3、制作工序
(1)全发酵茶的制作工序为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其中萎凋时间一般为24小时左右。
(2)半发酵茶的制作工序为鲜叶采摘、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做形)、干燥,其中萎凋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