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韩国的茶道精神
1、导语:韩国的饮茶史也有数千年的历史。公元7世纪时﹐饮茶之风已遍及全国﹐并流行于广大民间﹐因而韩国的茶文化也就成为韩国传统文化的一部份。在历史上﹐韩国的茶文化也曾兴盛一时﹐源远流长。
2、韩国的茶道精神是以新罗时代的高僧一元晓大师和和静思想为源头后成为统一新罗的花郎道的和白思想又会聚为高丽时代诗人大学者李奎报的集大成。最终在朝鲜时代的高僧西山大师和如世纪末19世纪初上天赐给韩国的茶圣草衣禅师那里得到完整的体系。草衣禅师的(东茶颂)和(荣神传)是韩国茶人公认的茶经。在理解韩国的茶道精神之前,首先要理解新罗时代的花郎道精神。花郎是国家选招18岁以下的年轻人才,让他们从自然、文武各个方面得到系统的教育。花郎道使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中最小的新罗兴旺,最后统一三国,所以提到新罗统一三国时少不了提到花郎道精神,那么花即精神是什么?
3、韩国历史上有两位著名的禅:一位是朝鲜时代茶山西著精,另一位是唐朝的威名远扬的崔致远。在崔致远的写朗碑序中有如下记录:“我国有一玄妙之道,名日风流,其道之源乃记在花郎世纪中日:‘花郎兼儒、佛、仙之教,教化众生’。”
4、在李丙案的三国史记中写到:“他们注重和合忠节的品德,尊重名誉,心高气正,对自然山川草木有无尽的向往和热爱。新罗的花郎把儒、佛、仙三教的优点结合于远游山川而使身心得到锻炼。把身心结合于饮茶,而使人体会得到其精神。现在凡是花郎的古迹就能发现与茶有关的石头茶具和有关文物。特别是花郎戒律的发起者元晓大师甚至达到了和静会通,自得通道的境界。元晓大师的茶禅一体、茶样一如的思想成为和静思想。他不是单纯的和合精神,而是与自然挥为一体:即发叶结果、又回到根上的这种和静的思想中最重要的是寂之寂的思想。这指的是极寂。他是抬回到寂的根源,而寂的根源就是静。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到。“未到美芸,各归其根,归根回静。”在把静说成归根的这一点上老子和元晓大师是一致的。
5、元晓大师虽是无师自通的圣僧,大觉国师。但与先前圣哲老子思想上一脉相称。新罗之后的高丽时期元晓大师的和静思想和茶样一体现受到很高的评价。并且人们把元晓大师称为和静国师,而元晓大师的和静思想就是韩国茶道精神的根源。
6、从渊博的和静思想中生根生芽的韩国茶道精神在高丽时期郑梦周库奎报、李行等人的诗句及朝鲜时代的西山大师的诗句及草衣样师的'东茶颂等诗句中传唱并流传下来。所以韩国茶道精神与新罗的花即精神和和静思想是同质的。
7、高而时期的茶道精神是由大学茶人李奎报所归纳整理了。从他的蔡诗中可以看到:“农深莲漏响丁东,三语烦君别异同。多劫头燃难自求,片时目击皆成空。厌闻韩子提双乌,深喜庄生说二虫、活水香茶真味道,白云明月是家风。”这里的三语指如来佛的三句话。也就是说饮茶之后领悟了真空妙有的真理。沉浸在清虚静寂的老庄思想当中。李奎报通过此诗把茶的韵味升华到道的韵味,即清静之心和思想。在这里,可以看到他的条精神是清虚和无邪意。让我们再欣赏他的一首茶诗。
8、传炉活火式自煎,手点火瓮夸色味。
9、粘粘入口脆且柔,有如乳臭儿与稚。
10、肃然方文无一物,爱听签声壶鼎里。
11、评茶品水是家风,不要养生于世荣。
12、炉前煎茶中可以窥视自得自觉的修行心。茶香入口有如婴儿吸吮母亲的乳一般。指的是无邪意。除了茶壶里的水沸声感觉不到任何事物的诗句,表现了清虚静寂的心怀,评来品水当家风,胜过千年荣华,与陆羽的横行检德精神是相通的。
13、以上代表高丽时期来精神的李奎报的思想,可以归结成情和、清应、无邪意。
14、朝鲜时代是民间的茶生活走向衰弱,反而来精神发展到了顶峰的交叉时期。无奈于贪腐的官吏和茶税,焚烧茶园而愤然离走他乡的人逐渐增多,随之茶产量减少,老百姓喝不到茶。但是在深山中僧侣和大学者的心中所种下的茶园是不能烧毁砍光的。草衣禅师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在韩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两大圣贤之一的茶山丁若镛信天主教而发配到南方。而当时15岁的小僧草衣就在他的门下学习。通过多年的茶生活更领悟了佛教的禅的玄妙和茶道的玄妙,并通过新罗元晓大师的亲禅一体、茶禅一如的思想来整理了东来领。他的精髓是中正。中正是韩国茶道精神的集大成,后人把草衣尊为韩国的茶圣。
二、日本料理和韩国料理用的茶是什么茶
1、日本料理和韩国料理用的茶是大麦茶。
2、大麦茶是中国、日本、韩国等民间广泛流传的传统清凉饮料,把大麦炒制成焦黄,食用前,只需要用热水冲泡就可浸出浓郁的香茶。大麦茶是将大麦炒制后再经过沸煮而得,有一股浓浓麦香,喝大麦茶能开胃,助消化,有减肥的作用。
3、茶味甘美清香,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清热解毒。大麦茶不含茶碱,咖啡因,单宁等,不刺激神经,不影响睡眠,不污染茶具,不污染牙齿。
4、麦茶在国内,尤其是北方并不是稀罕的东西,我国北方盛产大麦,麦茶更多的是就地取材而诞生的。青海东部农业区,大麦是地里唯一盛产的农作物,于是,就地取材,用炒熟的大麦粒压碾成麦碴后就熬成了麦茶,茶汤呈现的是黑褐色,闻着是类似咖啡茶的清香。
5、据说,1587年的日本桃山文化时代,完成了全国统一的丰臣秀吉,同时也完成了日本的茶道,并创立了历史上著名的北野大茶道会。当时与会者大多献茶叶,也有的用炒焦的米、麦来代替,于是,诞生了麦茶、玄米茶等用粮食炒制的茶类。
6、朝鲜半岛历史上属于农耕文明,多山。地理上因气候和风土适合发展农业,早在新石器时代之后就开始了杂粮种植,进而普及了水稻的种植。此后,谷物成为韩国饮食文化的中心,并逐步发展起来。正是由于韩国地理位置和气侯的原因,其饮食有十分鲜明的特点,烹调虽多以烧烤为主,但口味十分讨韩国人的喜爱。为了达到开胃去油腻的目的,取材广泛制作简单风味独特的大麦茶就占据了韩国料理桌上了饮料位置。
三、韩国茶道分为哪两种
1、韩国的茶道分为煮茶法、点茶法两种,所谓茶道是指从采茶、煮茶到喝茶的过程中贯穿着一种修炼身心养德的行为,是将茶这种物质与道这种绝对真理融为一体的境界,而在韩国,茶道中指的茶,并不局限于茶树上采摘茶叶进行加工制成的茶,也包含了大量的代用茶。
2、茶道文化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传入韩国后,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与韩民族特有的人文风俗相结合,成为了韩国具有民族象征意义的一个符号,韩国茶道文化既具备了传统中国、日本等其他东亚国家茶道的儒释道思想内核,也形成了特有的“中正之道”的韩国茶道精神。
3、韩国人民喝茶也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公元7世纪时,饮茶之风已遍及全国,并流行于广大民间,因而韩国的茶文化也就成为韩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亚洲国家,茶文化结合传统文化的特点普遍存在。
4、80年代,韩国的茶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再度复兴并发展迅速,韩国为此专门成立了“韩国茶道大学院”,教授茶文化,把国民的教育与茶文化结合在一起。
5、韩国十分注重茶文化在国民日常生活中的渗透,他们培养孩子从小接受茶文化的熏陶,从小学会礼仪和待人之道。韩国历来通过“茶礼”的形成,向人们宣传、传播茶文化,并有机地引导社会大众消费茶叶。
6、韩国的茶礼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如按名茶类型区分,即有“末茶法”、“饼茶法”、“钱茶法”、“叶茶法”四种。下面介绍韩国茶礼的茶法:
7、(1)迎宾:宾客光临,主人必先至大门口恭迎,并以“欢迎光临”、“请进”、“谢谢”等语句迎宾引路。而宾客必以年龄高低、顺序随行。进茶室后,主人必立于东南向,向来宾再次表示欢迎后,坐东面西,而客人则坐西面东。
8、(2)温茶具:沏茶前,先收拾、拆叠茶巾,将茶巾置茶具左边,然后将烧水壶中的开水倒过茶壶,温壶预热,再将茶壶中的水分别平均注入茶杯,温杯后即弃之于退水器中。
9、(3)沏茶:主人打开壶盖,右手持茶匙,左手持分茶罐,用茶匙捞出茶叶置壶中。并根据不同的季节,采用不同的投茶法。一般春秋季用中投法,夏季用上投法,冬季则用下投法。投茶量为一杯茶投一匙茶叶。将茶壶中冲泡好的茶汤,按自右至左的顺序,分三次缓缓注入杯中,茶汤量以斟至杯中的六、七分满为宜。
10、(4)品茗:茶沏好后,主人以右手举杯托,左手把住手袖,恭敬地将茶捧至来宾前的茶桌上,再回到自己的茶桌前捧起自己的茶杯,对宾客行“注目礼”,口中说”请喝茶”,而来宾答“谢谢”后,宾主即可一起举杯品饮。在品茗的同时,可品尝各式糕饼、水果等清淡茶食用以佐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