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扁的茶叶是什么茶(扁茶和绿茶的区别)

中华名茶中,从外表来观赏她的形美的话,大体有:扁平形、针形、螺形、珠形、眉形、片形、尖形、弯钩形、曲钩形、兰花形等不同的审美个性。

前日与友们分享过“如何泡好一杯上好的细嫩绿茶?”,今日与友分享以龙井茶为代表的扁平绿茶的冲泡。

选水

水为茶之神、之母。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水的质地之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茶的命运。自古及今,茶人皆以泉水清轻甘冽为好水。时下,泉水难得,泡茶用水,最好选用好的矿泉水,或纯净水。都市里目前最差的就是自来水了,用之泡茶,基本是茶汤软弱无力不明亮、无爽口感,泡茶不忍下咽。

煮水

煮水,自古及今,被茶人们论及最多,比谈及泡茶方式方法还多,听声、辨气、观形。。。无非是说水煮的程度何时最适宜。

活水还需活火煎,有条件,你就讲究,取炭启炉,再好不过了。否则,咱就将就,随手泡,待壶上冒出的水汽冲出成直线时,水即可代表煮好了。

晾水

刚烧开的沸水,可倒入公杯中,稍凉一分钟,水温基本可到90-95度。扁平茶,特别是龙井茶,仍较为传统,采摘相对成熟的一芽一二叶,水温稍高无妨。

烫盏温杯

煮开的沸水,注入泡茶器中,再稍微让杯壁尽可能的加热到,然后倾出。一则洗杯,二则加热起温,为接下来辨识茶香之用。

纳茶

名优绿茶,一般茶水投茶比是1:50,即一克茶50ML水,一般茶杯150ML左右,3克已经足够。遇到不少茶友,喝明前好茶,皆2-2.5克,一为珍贵,二为茶当常饮淡饮为好。

摇香

让干茶在刚烫洗过的杯中抖动,使全部茶叶尽可能的受热。再移至鼻翼处,试试,你会惊讶,一泡上好的名优绿茶,无论是清香、嫩香、毫香、花香、栗香、熟果香,还是杂味、清臭味、烟火味等等,逐个现形。讨喜的茶,会让你不忍续水,只想一直握持着,闻香嗅味。

西湖龙井茶,兰花香、炒豆香,美妙的组合,在烫热过的杯中,被瞬间激发而起,直透肺腑,香是纯净无染,浓郁厚重,来得直接与热烈。

香郁若兰,较之国兰幽香,正宗龙井茶香味更浓,茶农家多直观的形容为“蚕豆瓣香”,就是“兰花豆”香。

如果你在摇香之时,想更持久的感受到她,可以一手覆盖着杯口,再轻摇,慢慢的移开覆盖杯口的手掌,然后再闻,特有的兰豆香袅袅而起,是不是有几丝蜜的甜味?待你品过一杯茶,那只覆盖杯口的手心,茶香仍在。累月经年的茶人,走到哪里,都会有一种淡然的茶香。

最常见的扁平型

茶叶制作的时候被压成扁平型,形状是椭圆的,颜色比较翠绿,这样的茶很多,市面上到了春天经常看到,也是四大名茶之一的西湖龙井茶。

眉形

很像人的眉毛,比如绿茶中的长炒青绿茶、洪青、晒青等红茶的工夫红茶、小种红茶。

雀舌状

雀舌状的外形很好看,整洁一片一片看一清二楚,并且颜色也是翠绿翠绿的,在怎么摆放他都是整齐的在哪里,形状像麻雀的舌头,小小的扁扁的,头尾弯进去,基本是一芽一叶的采摘,冲泡出来跟化一样,可以看下四川的蒙顶黄芽、江苏的金坛雀舌、福建的天上雀舌。

针芽状

单芽制作而成,芽叶挺直,秀长的,蓬松感比较足,比如福建的白毫银针。

扁茶是绿茶中的扁炒青,也称为扁形茶,产于中国各地,以龙井、旗枪和大方为主要的生产地区。

扁茶的主要制作步骤包括杀青、整形和烘干等工艺。在杀青过程中,茶叶受热变软,具有可塑性,含水率较高。在这个状态下,对茶叶叶片施以外力,并继续加温,使叶片在外力作用下逐渐散发水分,从而形成扁形。

龙井茶产自杭州西湖,旗枪产自杭州、余杭、富阳、肖山等地,而大方茶则以产于安徽省歙县的老竹大方最为著名。老竹大方茶产自歙县的竹圃、三阳一带,这里是扁形茶的发源地。这种扁形茶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大方”,后来流传到了西湖,演化成为西湖龙井,因此老竹大方也被称为龙井茶的鼻祖。

常饮用扁茶(龙井茶、旗枪或大方)能防癌、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