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瓷器、茶叶被誉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三大拳头产品,给国家带来了大量外汇。
陶瓷、丝绸、茶叶等中国特色产品,在“丝绸之路”上源源不断地输出,这在为古代中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展示了伟大的东方文明,可见,中国从来都是一个开放而包容的国度。
可惜的是,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掠夺,这其中包括商品的掠夺,也包括原料的掠夺,尤其是在陶瓷、丝绸、茶叶方面,西方列强操纵着市场,使得中国产品逐渐丧失了垄断地位。
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介绍: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元、明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丝绸之路
国粹指的是指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在中国,国粹指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深受许多时代的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誉满中外的中国武术、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四大国粹"。由此可见丝绸、瓷器和茶叶目前还算不上国粹,因为外国也有不算是固有的文化。谢谢
铜铁器。
唐代,明州(宁波)成为中国的大港之一。浙江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既是鱼米之乡,又是建造唐舶之所,越窑青瓷产地,还有深受海外欢迎的湖纺和杭缎,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基础。
明州成为日本遣唐使主要登岸港之一。唐朝政府规定,遣唐使到明州后,在此办理入京手续,需时数月至一年。
当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往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四大宗,往国内运的主要是香料、花草及一些供宫廷赏玩的奇珍异宝,于是海上丝绸之路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药之路之称。
明初郑和下西洋时,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巅峰。郑和之后的明清两代,由于实施海禁政策,我国的航海业开始衰败,这条曾为东西方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渐消亡了。
扩展资料:
古代丝绸之路兴起原因:
1、汉朝商业勃兴丝绸产量大。
汉承秦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且历时久远的封建大一统帝国。鉴于秦朝的弊政,汉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扶持和发展农业。
2、古中国造船技术高超。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广泛使用了独木舟和筏。春秋战国时代,我国造船技术已有了很大发展。春秋时吴国战船已有大翼、桥船、戈船等多种。秦汉时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造船技术的飞跃。
3、古罗马积极探索海上贸易之路。
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1世纪,东西方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处于东西两端的中国和罗马的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海上丝绸之路:分两条主线比陆上丝绸之路更悠久